毛泽东人民大学(兴国网)

‌少年学道或学儒有何不同,决定了人生一辈子境界高度吗

时间:2024-05-23 08:46点击:64

少年学道或学儒有何不同,决定了人生一辈子境界高度吗?

  朱云川

  

  人格,不是社会关系,而是道德自律。

  有人画了一张图,叫人生S曲线。认为人生由低到高,可分为四个阶段:30岁以前儒家皮,30-40岁法家骨,40-50岁道家魂,50岁以后佛家超脱。这明显是个人主观选择,典型的佛教禅宗意淫。

  朱老师听过另一种类似说法,少年学儒,中年学道,晚年学佛。这图只是加了一个法家。

  这好比说,少年拜儒家庸人为师,青年与法家坏人为友,中年后变成道家高人,晚年还能成佛教超人?可能吗?典型的四不像,牛头马嘴鸡脚狗尾,可以是一幅画,现实中啥也不是。

  还有人说,少年学儒懂礼节,中年学佛和为贵,老年学道求长生。这些都是一些人的主观想法,实不足为凭!

  其实,孔子有一个说法,值得重视。少年戒色,中年戒斗,老年戒贪。一个人,少年戒色,须学道,懂养生,终生受益。中年戒斗,须学儒,懂合作,半生受益。老年戒贪,可学佛,舍得下,不折腾!

  换句话说,一个人少年明道,就是天才,实力和境界都在那里,哪还需要枉费心机,与儒争利,与佛争名呢?

  只有少年未明道,中年才要学儒,在社会上找到一个位置,做个庸人也行,好好活下去。只有那些一辈子未明道,不懂合作的人,晚景凄凉,不知所归,才要在佛教中寻找安慰,让心有舍得,不至于瞎折腾,争取多活几年!

  我们这一代人,还有一点理想主义,这不是学儒学佛学法来的,而是学习共产主义道德来的,这是典型的少年学道(非道教)。反之,少年学儒,虚伪应对,服饵水食,金光潜息了,就是指儿童天真已被异化,就失去了问道明道的资格。

  更何况,医道同源,少年学道,虽无大成,也可知自然养生,比如饮食起居规律,加上劳逸结合,学习真知,增长正气,锻炼身体,也可以一辈子受益。

  现实中,比起被儒家伪知蒙心,法家邪行损寿,佛家妄想误事的那些人,少年学道者,人生境界起点高,不生病,少生病,小病早治,预防为主,中西结合,也是大功德呀!

  朱云川 20240522


共同主义ABC赞赏码.jpg天爵榜订阅号.jp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