毛泽东人民大学(兴国网)

‌大学毕业那一瞬间,所有人都回到了自己的阶层

时间:2024-06-30 09:24点击:73

  ‌大学毕业那一瞬间,所有人都回到了自己的阶层

  原创 朝西梨 一千只羊群在燃烧 2024-06-12

  

  正值毕业季,原本准备花几个大篇幅,写点就业相关的课题(搜集了不少一手数据),但前两篇只是粗浅地提了一下“就业&改革”,就收到了后台的限流警告。

  

  低迷的氛围不言自明,你我都能感知。就业市场对应届生的考察愈加趋于理性,单纯的名校头衔或专业优势将很难打动Hr,而“个人素质”、“工作技能”等关键因素,又是学院教育难以培养的。

  

  大学脱离社会的表征之一,是临近大四秋招,绝大部分学生对工作的感知几乎接近于0。就像临近志愿填报的高三毕业生,对专业的认知只能停留在“望文生义”和“好坏判断”之上,我们往往需要在极短的时间里,草率地抛出决定自身命运的硬币。

  

  除却形而上的精神(知识、认知、眼界等),读大学的目的,无非就是找一份体面的工作(这也是父母从小的期望,是我们碌碌一生追寻的彼岸)。但矛盾之处在于,无论是社会叙事、教育理念还是学生自己,潜台词里都羞于承认这一点,毕竟一开始就把“吃饭”问题挂嘴边,多少有点不合时宜、俗不可耐。

  

  然而保研、考研、出国...的最终目的,还是为了找个好工作。不同的是兜兜转转一圈后再回来面对赤裸裸的现实问题,此时的“长衫”就会像烙印一样在皮肤里越嵌越深,脱不下,只能血肉模糊地撕下。

  

  当下“温水煮青蛙式”的大学教育重理论轻实践,重体面的“学术高调子”和臃肿的“体系化教育”,而缺少对现实的体察与关怀,也即缺乏有用的、即时的、贴合市场的知识教育和与之对应的职业指导。(老师没有职场经验,很多蓝底白字的PPt甚至比学生年龄还大)

  

  “大学毕业那一瞬间,所有人都回到了自己的阶层”,是一种无力又真实的触感,不仅源于志存高远的学生,终将投入劳动市场这一现实;也在于大多数人走出大学后,会恍然发现自己手上有价值的筹码(实习经历、职场经验、家庭背景、社会关系等),贫瘠到近乎可笑。

  

  从这个角度看,大学可能只是延缓你与社会过早接触的中转站,若不及时浮出水面“自救”,它可能还是压垮你的最后一根稻草。

  

  就像课程考核与生产实习是考研同学的最大阻碍(而非题目本身);就像埋头读到博士后还得面临月薪七千、“非升即走”、“退安家费”的风险;就像放弃拱白菜的张锡峰终于发现,题海之外的世界竟辽阔到没有边界...对体系的盲目崇拜,容易使人丧失对现实的温良体感。

  

  很多留言呼吁出一期“大学生自救指南”,已经在路上啦(其实答案都在问题里)。后面想聊聊更受诟病的“专业”问题,不知道大家是否有兴趣。


共同主义ABC赞赏码.jpg天爵榜订阅号.jpg